学硕和博士

人才培养

教务信息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硕和博士 -> 教务信息 -> 正文

关于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的初步思考

作者: 发布时间:2004-03-23 点击数:

关于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的初步思考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国家加快了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发展速度。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保证并逐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保持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并以此从一个侧面探讨研究生教育中的培养质量问题。

一、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的必要性

在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规模和质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培养质量的提高应该以一定的教育发展规模为前提,而规模发展的程度则必须以相应的质量保证为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心不断上移,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因耽心问题的出现而忽视整个社会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要求。正是基于上述理念,笔者认为,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是为了通过改革,建立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够保证并逐步提高培养质量的发展机制的一种尝试。在当前形势下,建立和实施研究生访学制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在于对研究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将集中到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集中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时代重任。但也无庸讳言,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却是一大薄弱环节。这既有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原因,也有培养模式、培养机制方面的原因,而其中传统封闭的教育培养模式是阻遏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最主要的原因。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从一入学起,就相对封闭在一个以校园、甚或院、系、所为中心的学术圈子里。日常的学习生活除了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之间的“三点一线”之外,几乎很少有机会与外界进行学术交流。在这种封闭的培养模式下,或许导师在尽责并努力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认真并刻苦地接收导师传授来的知识,“教”与“学”双方都在努力,但这种努力往往囿于已有知识的传授和接收,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更何况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缺少信息交流、学术碰撞的封闭式教育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能突破传统封闭的培养模式,探索现代开放的教育途径。因为,对于现代教育理念来说,与外界的学术交流显然是研究生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培养环节。研究生通过一定形式的访学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实现学术思想的摩擦和碰撞,能够为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基本条件和滋育的土壤。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尚且深知“行万里路”的游学活动能够丰富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在现代社会就更需要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来发挥和保证“行万里路”的效果,从而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2、防止造成学术上“近亲繁殖”现象的需要。

应该承认,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近亲繁殖”现象仍相当严重。就传统教育理念而言,我们的研究生教育非常注重师承关系,导师在有意无意中要求学生跟着自己的学术路子走,学生则在诚惶诚恐中不敢越出雷池一步。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尽管注重师承关系的确有其合理的成分,学生在继承导师的学术传统方面或许能够做到“承袭衣钵”、“学有传人”,但往往也只是传承的多,创新的少。人们常所津津乐道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企望,在传统教育理念下只能是一种奢望而已,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就传统培养方式来说,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往往沿袭“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学生视导师为“师傅”,导师待学生为“徒弟”,一个师傅加上几个徒弟就人为地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相对狭隘的学术圈子之内,从而形成严重的“近亲繁殖”现象。

笔者认为,要打破这种“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培养模式,防止学术上的“近亲繁殖”,除了在培养方式上要尽量淡化“师徒”关系,确定以导师组的方式培养研究生,使他们能够在本培养单位内接触到更多优秀的导师,接受更好的学术指导之外,还有必要建立起国内研究生访学制度,使研究生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接触到本学科专业最优秀的导师,接收最前沿的学术指导,从而消除由来已久的“近亲繁殖”现象,切实加强对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实现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需要。

经过20余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这不仅表现在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上,而且也反映在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建设和不断完善上。可以说,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基本建成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培养硕士、博士两级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也无庸讳言,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我国学位授予单位的分布和发展并不平衡,不仅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协调,东西部地区内的学科结构也有待进一步优化。例如,就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点的数量分布和招生规模而言,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仍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加大东、西部之间在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上相互交流的力度,以满足西部大开发对人才的需求,促进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就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说,东、西部地区内各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也势在必行。因为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投在教育事业上相对有限的人力、财力,不可能在学科建设、教育资源上面面俱到,重复建设。如果能够发挥原有优势学科的示范作用,实现各学科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仅对整个国家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发展研究生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改革》一文中指出:“研究生教育要积极发展,应当逐步解决好发展机制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建立起具有一定先导性的、可以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够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够保证培养质量的发展机制。”(1)

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应有必要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挖掘教育潜力,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实现东西部,包括地区内各学科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改革途径。可以看出,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能够从机制上缓解教育资源不足的困难和压力,并通过访学这种形式将优质资源的特色、优势向外辐射,从而依靠我国研究生教育整体优势,来带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层次人才。

二、访学制度为研究生教育带来的好处

知识经济时代的研究生教育关键之处在于创新。作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值得探索的途径,笔者认为建立访学制度至少将为研究生教育发展带来如下好处:

1、营造育才环境

常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论是“树”木,还是“树”人,木之得以成材和人之所以成才都离不开良好的成长环境,尤其是在当前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下,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更需要努力营造一个能够促进且适合创新的培养环境。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能够促进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不同导师之间的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获取新知,从而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2、改善培养条件

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条件也不尽相同,这在相当程度上将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以直言不讳的说,这种地区之间、高校之间培养条件的差距在短时间内是难以缩小乃至于消除的。因此,在目前情况下,为了从整体上改善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只能通过研究生教育机制和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来加以实现。而访学制度的建立,可以使研究生通过访学的形式,充分利用发达地区、重点高校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科研条件和一流的信息资源,从而在改善培养条件的同时,保证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促进学科建设

应该说,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不仅仅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需要,而且也是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因为研究生访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学生生源交叉、跨学科交流的学术活动,就前者而言,不同导师之间的学生,相互参加对方导师的学术活动,不仅有利于开阔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意识,而且因不同导师有不同的研究方向,生源的交叉培养也有助于导师向新的研究领域拓展,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平。就后者来说,跨学科交流的学术活动能够促进学科间交叉和渗透,这对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提高培养质量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提出新的24字方针是:“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加强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毫无疑问,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任何时候都应以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作为基础和前提,而保证和提高质量,关键在于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努力创造出能够产生创新思想的学术环境,提供学术交流、碰撞的条件,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很显然,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恰好在这方面提供了机制上的保证,其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将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三、建立访学制度的具体做法

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一种改革尝试和探索,笔者认为,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主要应考虑四点因素:

1、学科因素

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已批准了964个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这些重点学科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与学科建设的最高水平和整体实力,同时也集中了我国研究生教育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级重点学科不仅本身要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实现国家目标的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基地,而且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对其他学科起示范和辐射作用,实现各学科、各高校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来带动我国高等教育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研究生访学制度”可以首先从国家级重点学科(包括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做起,设立研究生培养访学基地或中心,每个重点学科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每年面向全国在学研究生提供若干个研究生(硕、博士均可,以博士生为主)访学名额。可以定期在网上公布访学的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配备导师、科研课题、合作研究、实验条件以及访学申请者的条件、申请时间和办法等相关信息。一些有条件的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可以考虑开展一些访学活动,但笔者认为目前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为基础,进行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的试点工作比较适宜。

2、体制因素

就体制因素而言,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主要考虑研究生访学期间所学课程、学分的“互认”,以及合作研究取得科研成果的“共享”问题。一般来说,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为访学培养基地,研究生访学期间所学课程、学分(包括专题讨论、学术报告、文献研究报告、社会调查等培养环节)的“互认”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各访学培养基地之间的课程、学分互认,不仅有利于节约有限的教育资源,而且还有利于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因此,在互认所学课程和学分问题上,接受访学和派出访学的单位只需按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协调和沟通即可。而访学期间开展合作研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可以考虑以接受访学单位为主、派出访学单位为辅,双方联署的方式,共享科研成果。或者这种成果“共享”也可以按实际科研贡献量的大小来加以确定。总之,在教育资源共享前提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必须考虑到成果的“共享”问题,且应该适当向提供资源的一方倾斜。

3、时间因素

这里所说的时间因素,一是指何时派出访学;二是指访学时间的长短。由于各培养单位的情况不同、培养年限、方式及访学目的、任务等也有所差异,何时派出访学和访学时间的长短似乎也不好硬性加以规定,但就一般情况而言,笔者认为,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研究生,均在入学后第二年,即第三、四学期作为派出访学的时间比较适宜,因为此时研究生的公共学位课及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已上完,对所学专业及研究方向已有所了解,在此期间派出访学能够使研究生较好、较快地接触到学科的最前沿,吸收最新的学术信息,共享最优的教育资源,从而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及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至于访学时间的长短,笔者认为以3-6个月为宜,时间太短可能达不到访学的目的,时间太长则可能会影响派出单位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整体安排。当然,如果双方单位有长期的科研合作,或者是学位论文选题的需要,适当延长访学时间也未尝不可,但最长似不应超过一年,否则就成了联合培养而非访学了。

此外,在研究生访学期间,访学基地或中心主要应开设学科前沿的专题研讨课,邀请国内外学者作学术报告,组织研究生论坛,活跃学术气氛,为访学研究生提供自由的学术空间,以充分激发其科学研究的欲望和潜力,达到访学的目的。

4、经费因素

关于研究生访学的经费问题,可以考虑从三个方面加以解决:1、由国家拨出经费在重点学科(包括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设立“研究生访学奖学金”或“研究生访学基金”,专用于资助研究生的学术访问活动;2、各重点学科(包括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在国家下拨的学科建设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研究生访学活动;3、原则上由派出单位负担研究生访学的差旅费,而受访单位则为访学者提供住宿条件和适当的生活工作补贴。如果是双方互派研究生访学,在对等条件下(指互派学生的男女生比例相当),则可以互为利用对方宿舍铺位,既能节约访学成本,又能使他们融入所在学校的研究生群体中去,加强彼此的学术交流。

除上述途径之外,还可以考虑以产学研合作的方式,鼓励企业设立针对性较强的专项研究生访学奖学金,通过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助来解决访学经费问题,为研究生访学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总而言之,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消弭“近亲繁殖”现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的改革,应大胆尝试推行,并在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

(黄顺力 太阳成tyc7111cc研究生院培养与管理处处长 教授 厦门 361005)

注释与参考文献:

(1)赵沁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改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1)

TOP